谷歌6小时offer:要工作还是要股权?
硅谷上演了一场现实版“权力的游戏”:明星AI编程公司Windsurf二号员工Prem Qu Nair在社交媒体自曝,因拒绝谷歌的“6小时限时offer”,他三年半积累的股权价值缩水99%。 而创始人Varun Mohan却带着核心团队和24亿美元加盟谷歌,留下350名员工面对空壳公司——他们的股权一夜归零,安慰奖是“拥有公司100%的股份”,但这家公司只剩品牌和一张空壳。
今年5月,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全资收购Windsurf,双方已签订意向书。 员工们沉浸在暴富美梦中:有人预定豪宅,有人规划环球旅行。 然而7月12日,这笔交易突然告吹。 核心矛盾在于微软——作为OpenAI最大股东,微软有权共享其所有知识产权。 Windsurf团队坚决反对将核心技术交给竞争对手(微软旗下拥有GitHub Copilot),OpenAI争取“技术豁免”失败,导致交易破裂。
讽刺的是,微软曾为OpenAI收购硬件公司IO破例豁免,但对Windsurf却寸步不让。 业内猜测,微软自身开发AI编码工具,与Windsurf存在直接竞争,这才是拒绝的真正原因。
OpenAI收购失效仅数小时,谷歌DeepMind火速出手。 但这场交易充满算计:谷歌支付24亿美元,却分文不买公司股权。 资金流向三方——创始人Varun Mohan独享40%,30名核心工程师分走20%,早期投资者拿走剩余40%。 作为交换,谷歌获得技术授权,并将Mohan团队纳入Gemini项目。
更残酷的是,Windsurf公司账户仅剩1亿美元,留给被抛弃的员工。 一位高级工程师匿名控诉:“创始人带着奖金离场,留给我们的是无法兑现的期权,还有谷歌这个新对手”。
二号员工Prem Qu Nair的遭遇揭开更残酷的细节。 谷歌向他发出“当日失效”offer:若6小时内不接受邀约,机会立即作废。 接受条件同样苛刻——必须放弃Windsurf全部既得股权,换取“仅为原价值1%”的现金补偿。
“我在AI编程领域奋斗多年,谷歌竟只给一天做决定! ”Nair在X平台写道。 他最终拒绝谷歌,选择加入收购Windsurf残局的Cognition。 但代价沉重:三年半积累的股权价值蒸发99%。
这场交易彻底践踏了硅谷潜规则。 投资人Vinod Khosla公开怒斥:“我们投5000万美元,不是让你跳槽谷歌的! ”更让员工心寒的是内部沟通会——Mohan声称“公司财务健康”,却对员工股权清零避而不谈。
谷歌的声明更显冰冷:“我们不持有Windsurf任何股份”。 这意味着剩余员工手中的股票彻底沦为废纸。 一位产品经理苦笑:“我们就像被抽走引擎的赛车,创始人却开着新超跑扬长而去”。
当Windsurf濒临崩溃时,29岁华人Scott Wu创立的Cognition上演“闪电救援”。 在谷歌交易公布后5小时,Wu团队紧急联系Windsurf临时CEO Jeff Wang(同为华人)。 经过周末不眠谈判,72小时内敲定收购:打包接手知识产权、8200万美元年收入业务及350家企业客户。
Wu的操作与谷歌形成鲜明对比:他承诺100%员工获得经济补偿、加速兑现全部股权、免除归属等待期。 更关键的是,Cognition帮Windsurf重新争取到Anthropic的Claude模型使用权——此前因OpenAI收购谈判,该权限曾被切断。
Windsurf事件引发连锁震荡。 开发者平台Replit CEO感慨:“当股权变成废纸,谁还愿为初创公司卖命? ”脉脉数据显示,AI人才流向大厂的比例激增40%,字节跳动以千万年薪抢夺技术骨干。
巨头抢人已陷入疯狂:Meta为挖角OpenAI研究员开出1亿美元年薪;亚马逊直接买断Adept AI创始团队;微软更曾拆解Inflection AI,将整个管理层纳入麾下。 风投合伙人John Lutting直言:“顶尖1%的AI人才创造1000倍价值,这种不平等正成为新常态”。
Prem Qu Nair在Cognition工卡上写下新签名:“为热爱写代码,不为套现离场”。 但他的遭遇仍在硅谷发酵——当Meta用1亿美元买断一个研究员,当谷歌用24亿赎回创始人忠诚,当股权神话沦为泡影,工程师们突然看清:超级资本主义的游戏里,打工人永远只是代价。
配资门户的申请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