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 者:周建江
出 版 社: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
索 书 号:D691.2/5
馆 藏 地 址:北魏文献馆
太和十五年(公元491年),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经历即皇帝位20年、加冕5年的“架空”生涯后,终于得以“亲政”,总揽国家权柄,建立属于自己标识的“业绩”。自此,北魏的政治结构、政权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。《太和十五年——北魏政治变革研究文化》是一部关于北魏政治变革的论著,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转折时期的历史。
周建江,男,1957年12月出生,北京市人。1974年6月至1992年9月,在大同煤矿工作。1995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曾任教于烟台大学中文系,现为肇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,肇庆学院古籍研究所所长。著有《北朝文学史》《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》《南北朝隋诗文纪事》。发表学术文章近30篇,并被多家刊物转载。
展开剩余55%全书的重点在于剖析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亲政给北魏政治形态、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变化。全书共有十章,涉及到北魏前期的政治、北魏前期汉族士人的奋斗、孝文帝迁都等诸多问题,其重点在于分析北魏冯太后后党集团的形成和灭亡、孝文帝汉制变革的努力,以及变革后对北魏社会的深刻影响及结果。在“孝文帝迁都”这一关键问题上, 作者推陈出新,着重分析了孝文帝迁都的内在原因,力求从民族史、政治史、文化史的不同角度揭示孝文帝汉化变革的深远影响,并探讨其失败的原因。
本书为北魏政治变革研究提供了新视野、新角度,有助于我们以古鉴今。它帮助读者理解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,以及这种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,警示我们在文化冲突中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的重要性。通过对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的审视,我们将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民族历史使命之重大,从而迈出坚定而无愧于历史与人民的每一步。
推文:朱晓娟
部门:北魏文献馆
排版:康一凡
校对:高中丽
审核:吕 鑫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门户的申请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